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上级部门>

全国科普日:科普盛宴,更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发布日期:2021-09-15 12:56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 点击:
分享到:

初秋的脚步翩跹而至,科普的浪潮也随风而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长啥样?打卡科学家手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日常生活有何关联?……想知道这些答案,就来2021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探索吧。

2021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包括自立自强建新功、科普科创立伟业、生态文明创未来三大板块的展览展示内容,通过互动展品、实物模型、多媒体、图文展板等多种形式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科普盛宴。

2021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区域

感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步入中国科技馆,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1结构验证件实物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今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由此掀起的“航天热”余温尚在,观众们纷纷驻足合影。科普日期间,来自中国航天五院的年轻设计师作为科普导师,为现场观众讲述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衣、食、住、行”。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1结构验证件实物

沿着展览路线,20年攻克三大技术难关的“九章”量子计算机模型、自主设计制造的福清核电华龙一号模型、代表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反应堆模型,还有中国新一代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模型等科技成果一一亮相,充分彰显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道路的不懈努力。

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模型

“看到这么多‘大国重器’,让我们很受触动,中国的科技发展真是一日千里。”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禁感慨道。在现场络绎不绝的年轻观众中间,他们的出现显得有些与众不同。55年前,这对来自北京的年轻夫妻调入汉中航空工业基地,和2000多名知识青年在大山沟里开山辟路、白手起家,建成导弹生产基地,一待就是20多年。他们亲身经历了中国科技从一穷二白到自立自强,所以中国科技馆的成果展让他们格外振奋。退休以后,这对白发老人几乎年年都来中国科技馆。他们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这既是科普教育,更是爱国主义教育。”

紧挨着这些“大国重器”的是“科学家精神”展区。在那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手模墙”集中展示了30余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珍贵手模或签名。

“钟爷爷的手好大呀!”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把双手放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的手模中。

在展柜中,有屠呦呦药物筛选单手稿、于敏的入党志愿书、黄旭华“〇九战歌”手稿、万米潜航服等历史实物,也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手模

今年全国科普日在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志愿精神,激发科学梦想,营造创新氛围,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众志。

回溯百年科普发展之路

“我深深感受到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中,科普为中国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百年韶华 科普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科普展”前,中国科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向观众们讲解着百年科普的发展历程。

在一个展柜中,陈列着1965年6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面刊登了华罗庚写的长文《统筹方法平话》。华罗庚把科学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双法”,应用于化工、电子、邮电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通过这些史料,公众可以看到科学家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用他们的所学回报社会,把科学交给人民。”研究人员指着这一展品说道。

从1949年把科普工作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设立科学普及局,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再到21世纪我国颁布实施世界上唯一一部《科普法》,大量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珍贵视频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科普发挥助力救国、服务兴国、促进富国、建设强国的重要作用。

今年6月,我国公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初心所向,使命必达。科学要成为一种自觉的内在素质,全社会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作为科普工作者,这位研究人员深知我国科普事业任重道远。

“百年韶华 科普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科普展”展区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人人有责

佩戴VR眼镜,感受中国生态环境的变迁;推拉摇杆,将荧幕中的“垃圾”投放到正确的垃圾桶内;触摸屏幕,测试自己一年的碳足迹……在“中国承诺 大国担当——‘30·60’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展览的互动展区,好看又好玩的展品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承诺 大国担当——“30·60”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展览

“中国承诺 大国担当——‘30·60’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展览,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为开篇,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解释了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生存危机的觉醒,揭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展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努力与承诺;展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中国布局和实施路径;回答了重点领域如何通过低碳转型、控制碳排放源、减少碳排放,如何借助自然的力量提升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中国科技馆展览设计中心的一位工程师表示:“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展品、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解读科学概念,引导公众深入思考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与挑战,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信息中心供稿